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(包括台湾、日本、新加坡、美国和英国)已发生两波COVID-19疫情。张文宏解释,二次感染主要有两种情况:一是第一波疫情中感染者的免疫力逐渐减弱,二是第一波疫情中未感染者的免疫力逐渐减弱。在第二波疫情中被感染。丹麦一项涉及7000 人的研究分析了继发感染,发现Omicron 极有可能引起继发感染,而其他菌株引起继发感染的可能性较小。
近日,不少人在网上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的阳性基因序列,这些基因序列均属于Omicron变异毒株117。同时,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是建立一个模型,可以在48小时内提供早期治疗。市民可到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抗体或抗原检测,并给予相应药物。
1、多地网友晒阳性抗原称二阳了
2020年12月9日以来,各省份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人数和阳性率先增后降。阳性人数在12月22日达到峰值(694万人),随后波动下降。 2023年4月20日下跌。至2,661 宗;检测阳性率于2022年12月25日达到峰值(29.2%),随后波动下降,于2023年4月20日达到1.7%。
张文宏表示,流感每年都会出现多种亚型,基因重组、突变毒株较多、波动性较大;而新冠病毒的亚型是替代性的,后者取代前一个亚型,无需基因重组。张文宏介绍,根据数据,如果新冠病毒发生变异,6个月后就会慢慢出现继发感染。一般规模不大。然而,如果下一波病毒的变异有效突破了人体对抗上一波病毒的能力,所形成的免疫屏障就会导致第二波感染高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