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政策制定者提出从现有预算中削减1000亿,并尽快研究全国统筹降低社保缴费率的方案。关于这两个指标,有一个专家的评价我是非常同意的。首先,这个指标确实不高。 57亿吨煤炭产能,去年开采了30亿多吨,仅5亿吨并不算多。当时决策层采取了以4万亿元投资为代表的一系列宏观决策,调动政策资源、财政资源包括金融资源,所以经济没有下滑。
国家制定了去产能指标。一是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1亿吨,力争达到1.5亿吨;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5亿吨。实践证明,四万亿投资确实避免了当时的经济危机,使我们的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。事实上,到10月份,4万亿投资计划已经落地。国家发改委开始审批项目,商业银行大量贷款,大规模释放资金。这有助于避免2008 年可能出现的严重经济衰退。
第三,无论是4万亿还是10万亿,最大的问题不是钱本身有没有效益,也不是投资有多少效益。而是这种做法正在扩大国家自身的资产负债表,并对整个体系造成风险。病毒的传播会恶化该国的信用体系,并会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等,由此带来的经济风险和经济后果与这项投资的回报相权衡。我认为要达到与美国类似的支付水平,这1000亿是不够的。应该达到1200到13000亿,这样的规模是现有预算无法达到的。
原因是有人认为有这四万亿美元就足以保证我们的经济了,你想借钱给别人就会有风险。我现在的态度不是讨论宏观税负的水平,而是落实决策者做出的减税降费的决定。事实上,以4万亿元投资为代表的宏观经济决策,只是推迟了经济下行趋势的起点。
据3月23日消息,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今日在2016博鳌亚洲论坛上呼吁,当前决策者对2008年四万亿投资计划尚未充分反思,去库存政策实际上是2008年做法的延续。他还现场透露了当年4万亿决策的内幕。可以肯定的是,这么多年过去了,提高居民收入比重的目标在不断向前推进,但提高的速度确实很慢。预计它要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还需要很长时间。 4万人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。数十亿美元的投资一投入,需求立即增加。
2008年的7万亿投资计划与2008年的4万亿投资计划有何不同?当时3G牌照的发放条件已经成熟,再加上一个特殊的因素,三大运营商都有自己的资金。他们不需要银行贷款。拥有2000亿的自有资金,可以带动6000亿的投资。这个对于应对危机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,所以我们决定提前分发。从决策层面看,与往年相比,2016年宏观决策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。
不过这个意见没有被采纳,因为这些国家可能会出现政变或者其他问题,把钱贷出去风险很大。国内投资4万亿元是风险最小的。